张文显教授为“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 致辞
----解说习近平网络治理思想
(通讯员 郭倩)5月28日—29日,第二届“法治社会·长江论坛2016——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请学者代为致辞,解读习近平网络治理思想。
张文显解说中共十八大以来,围绕治国理政主题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了有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网络治理思想立足于“四个全面”大布局,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网之道提供了新思路;聚焦“网络强国”大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新视角;把握“网络安全”大命脉,为实现国家总体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新路径;对接“人类命运共同体”大主题,为构建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方案。准确把握习近平网络治理思想,对加快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以“四个体系”即科学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管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提升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这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标志。
以此同时,还要加强网络治理法学教育,培养网络社会治理法治优秀人才。“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治理网络空间,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这是习近平网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治理法学教育相当薄弱,一定意义上讲是空白,这与“互联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的特征完全不匹配。因此,习近平强调,要“培养网信人才,要下大功夫、下大本钱,请优秀的老师,编优秀的教材,招优秀的学生,建一流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